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資訊網站首頁新聞資訊
中海油服首批設備起運烏干達側記
中國海油烏干達翠鳥油田鉆完井一體化項目首批設備順利起運
7月29日,中國海油烏干達翠鳥油田鉆完井一體化項目首批設備煙臺港啟運儀式在山東煙臺順利開展,由我國自主研制的8000米靜音型自動化石油鉆機“LR8001”、隨鉆定向及高端電纜測井、移動泥漿站和固井等設備在山東港口煙臺港啟運烏干達,將服務于烏干達首個大型油田開發建設項目,此舉對深化中非能源合作和我國高端油氣裝備“走出去”具有重要意義。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中海油服是如何統籌布局,全力保障烏干達翠鳥油田鉆完井一體化項目順利進行,為后續開發建設大型油田項目奠定設備基礎的吧!
儀式焦點:8000米靜音型自動化石油鉆機“LR8001”
起運儀式中,中海油服為烏干達“量身定制”的8000米靜音型自動化石油鉆機作為首批起運設備即將投入到烏干達翠鳥油田鉆完井一體化項目中,為烏干達首個大型油田開發建設貢獻中國力量。
在鉆完井一體化項目中,鉆機是項目開展的核心裝備,由于作業油田所在區域地質條件復雜,最大設計鉆井深度近8000米,作業油田區域處于地方生態保護區附近,烏干達政府對油田開發有著嚴苛的環保和噪音控制要求,整個作業過程要求實現零排放、低噪音。
為滿足鉆井深度要求并最大程度保護烏干達自然環境,中海油服總體統籌細化鉆完井一體化服務方案,為開發烏干達首個大型油田“量身定制”了8000米靜音型自動化高端石油鉆機——LR8001DB鉆機,該鉆機采用全井場降噪控制技術、配置零排放系統、全套管柱自動化系統等業界領先技術。整套設備實現自動化、零排放、低噪音和精準控制,滿足多種井眼和井型一體化作業,作業過程中能夠有效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是中國高端石油裝備向綠色低碳、智能化轉型的標志性成果。
在中海油服黨委的統籌布局和各業務板塊的全力配合下,中海油服以最短時間完成了監造工作,LR8001DB鉆機在滿足烏干達當地降噪音、防污染等法律法規環保要求的同時,進一步完成了從傳統鉆機模式到智能化、數字化的跨越,尤其是LR8001DB鉆機全套管柱自動化系統,實現了管柱從地面到鉆臺再到二層臺自動化輸送、旋扣和排管作業,提高了工作安全性,減輕現場人工勞動強度。
同時,這套鉆機配套idriller雙司鉆集成控制系統和設備檔案信息識別系統,可實現鉆機遠程在線監測和典型故障輔助診斷,便于現場設備維護,為日后順利、高效完成烏干達首個大型油田開發建設項目樹立了信心。
COSL名片:隨鉆定向及高端電纜測井設備
由于烏干達翠鳥油田鉆完井一體化項目作業油田所在區域油田地質條件復雜,鉆完井難度高,具有井深大、斜度大、位移大等特點,中海油服為有效應對特殊的地質情況,選用國內較為成熟的璇璣系統、ELIS系統作為鉆機配套設備,以保障烏干達油田資源的開發取得安全、順利、高效的作業效果。
2022年年初,面對疫情封控的影響,中海油服為確保隨鉆定向及高端電纜測井設備在7月順利集港發運,第一時間成立攻堅先鋒隊,向全體員工發出“抗疫搶時保產”的號召,保障項目有序推進。中海油服整體統籌,與國內外十多家供貨商協調資源,確保物料及時供應;生產及測試單元利用周末、節假日加班加點追趕進度。在各級組織的協同配合下,中海油服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了烏干達翠鳥油田鉆完井一體化項目所需璇璣系統、ELIS系統高端設備及近4萬件配件的生產任務。
為進一步確保璇璣系統、ELIS系統高端設備在烏干達翠鳥油田鉆完井一體化項目持續性應用,中海油服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烏干達項目火工品庫房、放射源庫房和維保車間等場地建設工作,組建了經驗豐富的運維支持技術團隊,為油田區域作業提供了有力支撐,不僅保障了烏干達項目如期順利開展,也為中海油服自研技術走向國際、提升區域競爭力、擴大非洲市場份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設備:移動泥漿站及配套設備和固井及附屬設備
移動泥漿站及配套設備和固井及附屬設備作為鉆完井全流程作業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海油服也將為烏干達翠鳥油田鉆完井一體化項目提供鉆完井液、固井及EPS服務的裝備支持保障,助推烏干達首個大型油田開發建設順利進行。
中海油服自接到項目啟動預通知后,第一時間啟動了固井泵車、批混撬、混合水柜、儲灰罐等固井大型設備30余臺(套),移動泥漿站及配套設備70余件(套),EPS設備的量身定做工作,確保滿足設備7月集港發運條件。
為滿足高端市場客戶需求,中海油服從設備選型、建造、使用、維護保養、修理、改造、更新、報廢的全過程堅持“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
為保障設備建設順利推進,中海油服積極與供應商溝通,根據集港時間倒排生產計劃,不斷優化工作流程,狠抓質量管理,安排專人緊盯重點環節,精細化作業程序,提升建造效率,確保按時圓滿完成設備的建造工作,為烏干達翠鳥油田鉆完井一體化項目的順利開展奠定基本設備保障。
完井核心:CMP-7一次多層礫石充填防砂系統
CMP-7一次多層礫石充填防砂系統作為中海油服自主研制的完井工藝關鍵核心技術,也將服務于烏干達首個大型油田開發建設項目,這對中海油服國際市場開拓及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烏干達翠鳥油田鉆完井一體化項目完井作業將采用大磅級篩管,內徑相對偏小,服務工具作業空間有限,對于系統設計難度大,現場作業風險高,并且一次多層礫石充填系統涉及的工具種類多、結構復雜、工藝繁瑣。中海油服統籌部署,組織以研發、制造、裝備為主的攻堅團隊,針對作業油田特點,量身研制出性能優越、成本低的一次多層礫石充填防砂系統。
為了滿足烏干達大型油田開發建設項目對于CMP-7一次多層礫石充填防砂系統迫切需求,攻堅團隊根據作業油田實際需求,結合該油田當地設備及人員情況,晝夜奮戰,從前期的油田調研,到科研立項,再到高標準設計工作,持續深挖技術細節,在原有技術基礎上不斷優化改進,確保了該工具系統在國外現場作業的順利開展。
CMP-7一次多層礫石充填防砂系統的優化升級,不僅標志著國產防砂工具技術又邁上了新臺階,而且將助力加速烏干達油田開發進程,為推進烏石油工業發展提供油服智慧和油服方案。
中海油服將繼續深化“一帶一路”建設,加大力度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推動裝備、技術配件的國產化,全力推動國內自研技術裝備走出海油、走向國際,加緊、加快建設中國特色國際一流能源服務公司的步伐。
下一篇:中國化學綜合快訊